2009年5月7日星期四

唐万新:“五独俱全”的悲剧英雄(2)

独行的唐万新

一骑绝尘,鲜有同道,一如唐吉诃德。这就是独行的唐万新。

"德隆是做产业的,而不是做企业的,产业诸侯将成为德隆入围的路径。"唐万新如是说。"我们公司没有产品,我们是生产企业的企业。"南德的牟其中当年也曾如是说。

牟其中仅只说说而已,唐万新则埋头于做,而且做得比牟其中更快、更超前。

他建立起"发现和创造中国传统产业新价值"的产业整合理念和整合模式,通过行业结构整合创造价值,在"农业开发"和"产业并购"上展开了德隆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最"波澜壮阔"的"两线作战";

他建立起独一无二的股票操作模式,形成德隆偏好高风险的筹资模式,能够调动高达上千亿元的资金,成为中国市场的"资本狂人";

他建立起"企业精英俱乐部式"的德隆文化,将国内众多产业中数一数二的领军企业、领军人物招募于旗下,极速缔造了令世人惊诧的德隆帝国;

他建立起158人的庞大研究队伍,集聚精英对不同行业跟踪研究,特地专门选择60个值得跟踪的产业,不懈投入数亿元巨资展开长期的研究与探索,旨在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产业数据库;

他集聚了中国民营企业最强势的国际智力阵容,上演了一连串"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构建起"产融结合"的最原始的运营雏形;

……

德隆如日中天时,曾经有人问过唐万新,都说要发财,就做房地产,为什么德隆不搞房地产开发?

唐万新说: "房地产开发赚钱实在太简单,是一种单纯的赚钱游戏,德隆最大的使命是整合产业,房地产与德隆的使命不相吻合,没有进行整合的价值,因此德隆不做房地产开发。"

他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独行者,以独行的方式展开他的大思维、大抱负、大梦想……这种大思维、大抱负、大理想,使他产生了某种幻觉,肩负着一种救世主的神圣使命!

他无视德隆生存发展的现实环境,他无意巩固和建筑德隆的生存空间,他更像一个探险者,不断向人迹罕至的领域进击,企求发现和创造新的奇迹、新的梦想(德隆的新价值)。即使在四面楚歌之时,唐万新仍在不断地阐述德隆的投资理念、德隆的资本抱负、德隆的美好未来。

如此超越时世的独行,早就有人对唐万新的未来断言:他可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因为德隆整合产业的理念太过超前,目前不易被国人接受。

此言不虚!

独裁的唐万新

"他大气果断,商业感觉好,所有关于德隆命运的重大决策都是围绕他一个人的认识进行的。"认识唐万新18年之久的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说。

德隆的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实业企业的核心决策权来自其母公司——德隆国际。德隆国际董事局下设德隆国际执委(主管旗下实业资产)和友联执委(主管金融产业)。实际上,整个德隆只有唐万新一人完全清楚实业和金融家底和运营状况。德隆国际的重大决策,最终都是唐万新一个人说了算。

德隆最早控制的金融机构,也是其早期最主要的融资机构金新信托出现挤兑后,无法兑付的客户资金高达41亿元之巨。要不要救金新在德隆内部曾经引发过激烈的争论。按照当时的实际状况,德隆系持有的金新信托股权不足29%,德隆国际、新疆德隆均未直接持股,金新信托挤兑风波蔓延或倒闭,对德隆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在德隆国际15人的董事会上,仅唐万新一人要求全力挽救,包括唐万里在内的其他董事均表示反对。

唐万新在德隆崩溃后呈送给中央高层的解释是,通过金新信托委托理财受损的客户主要是新疆企业,这些企业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举足轻重,从情感上讲,对不起家乡父老;另一方面,德隆的产业布局和财务结构及赢利状况足以拯救金新信托。事实上,还有一个潜在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唐万新坚定地认为,中国股市是政策股市,政府不会坐视股市低迷,处于黄金时代的中国股市将看涨10年,股指可以往上看到2万点。只要挺过这一次,就会为德隆赢来无限美好的发展远景。

看涨10年,股指2万点,独裁者的独裁观,产生了1>14的决策效力。拯救金新信托,成为德隆历史上最大的战略决策失误之一,也为德隆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而解救金新信托的惟一办法,就是将金新信托正在做的事情——委托理财炒作德隆所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股票——做得更大。为此德隆开始了"疯狂"的护盘,每月护盘成本约在8000万元,一年为10个亿,它绝大部分来自负债,德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以唐万新的企业智慧,不可能不知道坐庄托市的危险。但独裁导致狂妄,狂妄必然豪赌,豪赌丧失理性。从2001年始,唐万新在资本市场、产业整合等方面接连施出豪赌之举,德隆老三股的股价上涨幅度全部超过1000%,其中沈阳合金涨幅更是超过1500%。鼎盛时,唐万新自信地表示,德隆集团"Too Big To Die(大而难死)"。危机时,唐万新推出"全员收购"策略,德隆上下以收购新金融机构为第一要务。赌徒的心理是,如果一个锅盖盖不住两口锅,那么两个锅盖能不能盖住三口锅?如果这也不行,那三个锅盖还能盖不住四口锅?……

"德隆系的崩塌,始于系内金融公司内部的斗争,"一名德隆高层叹息,"2004年初,银行控制贷款,为了填平自己管辖公司的窟窿,德隆系金融公司内部争抢筹码,最终导致上海友联失控。旗下金融公司纷纷抛售老三股,德隆系金融窟窿越来越大。"一位德隆旧将痛心指出: "万新决策了,如果不是他亲自督阵,就操作不下去。不少经理人只顾利用公司做自己的事。"

独裁的唐万新,豪赌的唐万新,又是孤独的唐万新!

孤独的唐万新

独钓寒江雪。高处不胜寒。

唐万新,被无尽的烦恼纠缠着,更被空前的孤独包围着。

孤独的唐万新一直活跃在德隆的幕后,低调谋划,低调做事。即使没有任何实业经验,也无法阻碍他对100多年前的J.P.摩根的崇拜。他开始推进德隆产业整合大业,目标是介入五至六个产业。

2001519日,首届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论坛上,唐万新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演讲,他希望使自己走进人群,让德隆走向社会。但事与愿违,在会后接受许多媒体采访时,有一家媒体把唐万新描述成为来自西部的"农民企业家",席间一直是烟雾缭绕,喝水频频,嗓音沙哑,唐万新看了十分气恼。

社会是多元的,也是多彩的。孤独的唐万新不甚理解,也无法接受,因此更加孤独。他不再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不屑活跃于中国社会上层,不愿接受舆论的盘根问底,甚至也没有时时走动于他的新疆老家,他把自己完全淹没在没完没了的"头寸会"上。

唐万新关上了与社会沟通的窗户,开始封闭着自己。越封闭越会引发人们的关注,猜测、质疑、窥视、调侃……所有这些都兴奋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引发人们更为强烈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唐万新的这种封闭,让人们无法走进他的内心,校正与排遣他的孤独与郁闷,还社会一个真正的德隆。因此,当唐万新心情特别好或特别坏的时候,也只能是偷偷地来到云甸边境。在这里,唐万新收购了一个军垦农场,坡地上是大片的玉米地。后半夜的时候野猪会来偷食玉米,他就会开着军用吉普打野猪。除狩猎外,唐万新的另一大娱乐就是钓鱼。

身居高墙内的唐万新,如今更加孤独、寂寞……

"五独俱全"的唐万新,将德隆浓缩成他自己,成为一个人的企业。独享德隆、独享自己的唐万新,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又能对谁说?

一个人的步伐再快,也会赶不上时代;一个人的财富再多,也难以富过三代;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无以整合这个世界; 一个人的视野再远,也无法穿越未来;一个人的心境再高,也越不过历史的天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江湖已经远去,一个人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与时俱进者生,超时超进者亡。人不可以生活在真空中,企业不可以生存在梦境里。落地才能生根,生根才能成长,成长才有未来。

一个人的企业,是最具成功魅力和神话色彩的企业。但企业的天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人,企业的财富必须蕴藏在制度、人才和文化之中。

一个人的企业,也是极具危险、极易崩溃的企业。基业常青,必须造就超越个人能力的卓越的企业文化。

一个人的企业必然会被市场哲学颠覆,颠覆德隆的标杆意义就在于此。

令人震撼的是,中国的企业,相当部分仍是一个人的企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