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阅读黄光裕:嘴上说的,手中做的和心里想的

阅读黄光裕(13):嘴上说的,手中做的和心里想的

 

认识黄光裕是从国美开始,国美就是黄光裕,黄光裕就是国美,在一般人的眼中,都是这么认定的。

就是黄光裕,嘴上说的也是国美,国美是他的标签。有着商业天赋的他,在国美发展的历程中拥有太多的印痕,他首创的很多零售业拓展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行业的通用模式。

人们或许还在追究黄光裕挖掘的第一桶金,检测这第一桶金中拥有多少走私的成分。但我们无法回避黄光裕在国美营销上不断出手的招术:1990年首创"包销"制,1991年率先在《北京晚报》中缝登出商品报价广告,1992年将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 形成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1993年开始在北京地区开设多家店铺,1996年由单纯经营进口商品开始转向以国产与合资品牌为主,1999年开始向全国扩张。

即使是在1993年与哥哥分家,黄光裕分得的仍是"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如果说黄光裕是众多厂家形容的零售市场的一个"价格屠夫"的话,至此黄光裕初步打造了"国美"这把"屠刀"

这把"屠刀"从此也只成为黄光裕口上说的东西,真正操控国美的则是黄光裕的二妹夫张志铭当时中国的家电零售业有"三张"之称:南京苏宁电器的张近东,山东三联集团的张继升,北京国美电器的张志铭。而国美的真正老板黄光裕却很少有人知道。

别看黄光裕以几乎不可阻挡的杀伐之气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从永乐,到大中,除此以外,国美还先后并购了易好家、黑天鹅、金太阳、成百、中商、北方以及陕西手机连锁企业蜂星等等,但黄光裕在国美在获得本土领先优势后,显然已失去继续发展的耐心,开始不断借助资本手段实现扩张。而这也正是备受公众嘲讽的国美"类金融模式":国美电器只是被异化的"金鸡母",黄光裕的目的是,借助它向房产等领域无限延伸。

事实上,黄氏兄弟都酷爱地产。"巨大的现金就在我这儿,谁也说不清它是谁的,如果不加以利用,岂不是一种机械的经商头脑?"黄光裕曾如是描述国美的现金流:就像一家银行,虽然每天有大量进款和出款,但总有一笔相对的、一定期限内的"沉淀"资金。黄光裕将个人重心转向房地产、并购及投资等领域,而不是国美电器的经营管理,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黄光裕走向失败的起点。

黄光裕旗下地产公司结构更复杂。鼎盛时期曾有4家企业同时操盘地产,分别为鹏润地产、国美置业、国美地产、尊爵地产,同时还有一家说不清楚的明天地产。

19979月,鹏润地产开发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鹏润家园,鹏润地产是黄光裕地产军团的主力。1998年,黄光裕买下了他哥哥黄俊钦开发的五星级写字楼——鹏润大厦,共32层,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兼做出租和出售。2003年,鹏润地产开发位于南二环的大康国际鞋城,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200511日,位于朝阳北路板块百万平方米的"国美第一城"开盘,开发商也是鹏润地产。

20051月,黄光裕组建了他的第二支地产部队——国美置业,法人代表是黄光裕。这年4月,国美置业以8.05亿元的价格,通过拍卖收购了丰台区两块公建用地,共35.39万平方米,紧邻总部基地。按照国美置业的计划,将在此兴建南城地标建筑——"全球高科技体验中心",其中包括大型商场、国际化公寓酒店、会议展览中心等。项目预计2007年底完成,计划总投资30亿元。

之后,黄光裕又组建了另一家地产公司——国美地产,这家公司基本上没有开展过经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黄光裕的上市资产中还有一块位于北京西坝河的土地,约3.5万平方米。在借壳京华自动化香港上市的时候,黄光裕将这块土地作价1.95亿港元卖给了壳公司,并以注入"地产概念"使公众股价翻了4倍。但这块土地上的金樽大厦项目却始终处在鹏润大厦18层会议室内那个底座相连的双塔型建筑模型阶段。

黄光裕进入地产领域,看重的并不是这行业多么赚钱,而是预感到1994年以后,国家宏观调控,要紧缩银根,收紧信贷,而一些形式的抵押信贷,比如实物抵押,可能会被要求得到较多的应用。而另一方面,地产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正好可以成为国美的沉淀资金的出路。

黄光裕进军地产的主要目的,不是卖房子,而是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期望在资本市场上成倍增值后的交易。"看中的土地,我们会不惜代价拿下来。这一点我们是按资本运作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买卖土地的方式做。拿下来之后,是我们在资本市场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这不像房地产,如果成本100万元,你卖200万元,就是暴利,就是打击的对象。但是1美元,在资本市场卖到2美元,不算什么。和国际对接的资本市场,增值可以是百分之一百、千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万"

在国美借壳上市的当天,黄光裕即宣布,鹏润投资不会在房地产领域投入更多资金,他要另组一支地产军团冲击资本市场,并且,在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了独特的玩法——一切以上市为目标,一步到位地成为地产的资本投资者,而不是项目的运营商。

在中关村,鹏润注入的资产主要包括鹏润蓝海项目、原铁路局文化活动中心项目、金樽大厦、国泰广场项目、大康国际鞋城、无锡电瓶厂等二级开发项目,以及鹏润建国酒店。黄光裕将这些要注入的资产评估为180亿元。但最终中关村发布公告决定放弃鹏润地产注入的180亿元地产资产。这离黄光裕宣布将鹏润地产180亿元地产资产注入中关村仅3个月,黄光裕的"地产借壳梦"宣告破灭。

在黄光裕的投资组合里,还有2007年与如今已经破产的国际大投行贝尔斯登联合组建5亿美元的零售业投资基金,以及与新加坡太平星集团成立的总额达8亿美元投资房地产业的私募基金,但在当前低迷的市道下,两只基金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吧了。

在黄光裕眼中,人一旦做了房地产,再做什么都会感觉没劲。做完地产的人,可以去做投资,可以去做PE,但是如果让他反过来再去做手抬肩扛、低利润的生意,就没有人会去做的。

会玩的黄光裕,嘴上讲的是国美电器,手中做的是地产项目,心中想的却是股市套现,最终玩完的也只能是他自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