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从如何管理自己变成如何管理别人

从微软美国到微软中国,这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跨越。那时我没有管理经验,我自己的公司根本不会经营,就跟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样的。要从如何管理自己变成如何管理别人。

  我的技术层面并不是太加分,但是我的人生经历、阅历、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是有一定高位的。但是我父母很反对,他们觉得做一个软件工程师没有前途,他们更喜欢我做那三个皮包公司的老板。我说100美元的公司随时都可以开,但是微软对我来说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

  微软是个特别大气的公司。现在我还是觉得没有比微软工作环境更好的地方了。在西雅图我完全进入一个英语世界。在1994年的时候,微软已经全部使用电子邮件了,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我只穿带有微软LOGO的衣服。

  1994年从开皮包公司到微软的跨越只是一个变化,而这次是换一个舞台,至少是奠定了我在中国的基础。

  如果我想在中国发展,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最大的一步。剩下的这几步,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都不是一个跨越。比如说微软到盛大,我觉得不是跨越,盛大不去,其他的公司有的是,只是一个选择而已。从盛大到新华都,也是一样的,太多太多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只是选择而已。

  这个阶段是给我补课,让我独立管理企业的一个课,真正懂得怎么去管理员工、激励员工,怎么让一个团队里的员工互相有一个凝聚力,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微软总部的时候,不需要管理,因为微软有一套体系在里面,不做也一样,没有经理也一样,运作就行了,无非是召集大家开一个会。在这之前我没有管理经验,我自己的公司根本不会经营,就跟现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一样的。要从如何管理自己变成如何管理别人。

  我发现我有能够让员工兴奋起来的潜质。比如我做一个演讲,给员工讲15分钟,一下子就能让员工兴奋起来。虽然我演讲从来不做准备,抓住一个重点就能很投入很用情地讲,我会用排比句,能够把当时场上的气氛感染起来。

  我在公司里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让他人变得伟大,每三个月我会做一个优秀员工评比。方法是,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候选人,同时每一个员工也都为候选人投票。采用网上投票方式,每个人可以投20票。最后把票总结出来,前20名就是公司优秀员工。

  虽然很多人会说,这个颁奖无所谓。后来我提出今后在微软公司每一个员工要得到提升,必经之路是必须拿到过优秀员工奖;拿不到的话,不让你提升。这就让员工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效果很好。

  在新华都我之所以要加CEO这个头衔,是因为我想区别原来总裁的位置。我在盛大是总裁,在新华都是总裁兼CEO,等于在原来的基础上管理更多的事情。为什么我强调这一点,就是我希望有一些人会懂,我现在不仅是总裁,也是CEO这样一个角色。

  在中国的企业,如果董事长想做的话,其实他就是CEO。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面,董事长就是CEO。但是在国外,董事长真的就叫董事长,什么都不管,然后CEO就是什么都要管。

  其实在盛大到后来,我和陈天桥的分工也不是那么明确,我就是做了总裁兼CEO,他是董事长,我们两个的分工也没有任何的差异。但是他有一个CEO,在对外的交往中尤其是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更好一点。但对我来说,有无CEO头衔,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变化。

  注:原文首发于2009年4月7日,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